一大準則讓你的婚禮廠商掏心掏肺全心服務、如何與廠商溝通、有糾紛怎麼辦?

一大準則讓你的婚禮廠商掏心掏肺全心服務、如何與廠商溝通、有糾紛怎麼辦?

新人在好不容易決定廠商後,卻不曉得該如何與廠商相處,也會擔心自己不小心造成不愉快而讓廠商服務打折,例如新娘擔心不小心讓造型師不開心,婚禮當天不夠美麗。其實絕大部份評價好的婚禮廠商都會盡心的完成合約內容,只是服務業的彈性很大,可以只做合約規定的事,也可以做超出十倍的事。到底新人可以怎麼做,才能讓婚禮廠商心甘情願為你做更多呢?另外,萬一與廠商有所糾紛該怎麼辦?

文章目錄 

 

與婚禮廠商相處的一大準則

 

大家不論是在公司上班或自己開業,如果自己的老闆(或客戶)對自己很好,大家是不是會對公司(或客戶)付出更多?相同的,對婚禮廠商來說,新人就是我們的老闆,因此,希望廠商能掏心掏肺、全力服務,一大準則就是「在這個情況下,你希望自己的老闆怎麼做呢?

以下舉幾個例子跟大家一起來思考:

▫️ 狀況:是否需要為婚禮廠商準備便當

換成是你:到一個陌生地方工作,你希望老闆怎麼處理你的用餐問題?
(a) 我已經有付薪水了,不會自己買嗎?
(b) 體恤員工辛苦且對這地方不熟,我來替他準備餐點

▫️ 狀況:因為流程提早,婚禮廠商需提早上工

換成是你:老闆要求提早上工,你希望老闆怎麼做?
(a) 早一個小時有差嗎?
(b) 詢問員工是否方便,並了解加班費該給多少

▫️ 狀況:你喜歡的婚禮造型”看起來”很簡單

換成是你:關於「簡單」的認知,你希望老闆怎麼做?
(a) 這很簡單,要求員工減薪也是剛好而已
(b) 任務看起來很簡單,但實際情形並不一定這樣,更不能隨意減薪

▫️ 狀況:親友一直催婚禮照片,但合約寫明三個月交件

換成是你:關於任務完成時間,你希望老闆怎麼做?
(a) 雖然講好要三個月,但董事會急著看展示品!快點處理好嗎?
(b) 跟員工約好的時間不能隨意縮短,我來跟董事會說明情況

▫️ 狀況:親友說要在婚宴上獻唱10首歌,但主持人說流程時間不夠用

換成是你:同事之間意見不同,你希望老闆怎麼做?
(a) 財務部說這樣,業務部說那樣,乾脆拉一個群組讓他們自己吵好了
(b) 我來徵詢各部門對這個案子的意見,最後由我負責決定並協調大家配合

透過以上的思考,相信大家掌控這一大準則,就可以在各種突發狀況下,做好「好老闆」(aka天使新人)的角色。婚禮廠商每次遇到這種新人,真的都會巴不得傾盡全力,把最好的服務拿出來!這樣雙贏的狀態,我相信是新人和婚禮廠商所樂見的哦!

回到目錄

 

實務上應該注意什麼?

除了上面提到的一大準則,透過無數次跟各式婚禮廠商合作的經驗,分享一些注意事項如下:

▫️ 清楚了解服務內容後再預約

我知道籌備婚禮會很忙錄,但與婚禮廠商簽約時一定要詳細看過廠商提供的服務資訊、收費和合約內容,確認都可以接受再簽約。這份合約非常非常重要,簽約後雙方都要負責任,合約內容當然也不能隨意更改。其實不只是籌辦婚禮的合約,我真懇的建議每份合約大家都要謹慎處理,拜託拜託 (簽約注意事項請點這裡)

另外,除了簽立的合約之外,雙方溝通時的承諾事項也是一種合約,建議大家如果是用通話、語音方式溝通,如果有重大事項的話還是用文字再確認一遍,一方面是確保雙方認知相同,另外也方便之後查詢

▫️ 信任且尊重每位廠商的服務方式和專業技能

有經驗的婚禮廠商都已經建立自己的服務模式,通常也是他覺得最有效率、可以提供最佳服務的模式。雖然我能理解有時候新人會有類似「造型師說婚禮前二天再溝通造型,不會太晚嗎?」的疑問。其實每位廠商的服務方式都不同,新人若有疑問可以直接請教廠商,但衷心建議不要拿其他廠商的服務方式來做比較,更不要拿其他廠商的價格來殺價哦

▫️ 態度客氣

大家都不喜歡沒禮貌的人對吧(貶眼),特別是現在大家習慣用網路溝通的情況下,我發現大部份新人都不是真正沒禮貌,很多狀況是因為打字不容易表達情緒。建議大家如果喜歡文定溝通的話,可以加適時加一些表情符號會更好哦!記得之前看到關於表情符號重要性的例子:「借我錢」和「借我錢😭」是不是後面這句比較容易借到錢呢?

▫️ 需求明確

蠻多婚禮廠商都會出「作業」希望能詳細了解新人需求,請大家一定要抽空完成,不要嫌麻煩。若有其他需求也要盡量提出來。優良廠商不會怕新人有要求,反而會擔心新人沒有告訴我們。所以不用擔心放心把期望說出口吧

▫️ 負責任

籌辦婚禮的過程中會得到各式意見,但最後決定的人是新人,新人也需要為這個決定負責,不要讓給你意見的人幫你背責任。例如:當新人決定要採取攝影師的建議拍半小時的類婚紗,精簡中式儀式以節省時間,建議不要對長輩說「因為我的攝影師說…」另一個例子:當新人決定要採取錄影師的建議減少一套造型的時間來拍微電影,建議不要對造型師說「因為錄影師說…」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誤會,而這樣的誤會對新人真的不好。

回到目錄

 

婚禮廠商很難溝通怎麼辦?

在我過去服務的婚禮中,大部份的婚禮廠商都會盡力與新人溝通,也會盡量依照新人的期望去呈現,但的確也有少數的婚禮廠商自我意識比較強,尤其是在簽約之後才發現廠商的個性,真的會很讓人新人苦惱。我要再次跟大家強調,新人就是廠商們的老闆,尊重專業很重要,但新人在接收廠商的建議後還是保有決定的權利。萬一真的遇到很難溝通的廠商,以下幾個步驟提供給大家參考:

▫️ 保持冷靜和耐心

籌備婚禮還遇到強勢廠商真的會很煩很累,忍不住情緒就會上來。但建議大家在一開始就要先確定清楚「我們(新人)的目標是什麼?」我相信新人的目標只是想好好完成婚禮,而不會是去改造廠商的個性,所以在這個情況下,大家更需要冷靜下來、很有耐心的與廠商溝通,才能離自己的目標更近

▫️ 尋找更多資訊來源

我發現蠻多新人遇到強勢的廠商都會先自我懷疑,畢竟新人也沒什麼經驗,也會很擔心自己的判斷是否有誤。這時候可以尋找更多資訊來源,例如:其他專業廠商的建議、有辦過婚禮的親友、網路上發問…等方式,都可以增加新人的信心

▫️ 給對方正面回饋/給台階下

雖然聽起來有點反直覺,但除了真的很特殊的情況,有時候”難溝通”廠商的堅持,是因為他深信這麼做會比較多。撇開廠商建議的內容,至少廠商在「求好心切」這件事上面是值得肯定的。建議新人可以先肯定對方為婚禮著想,同時表達相信對方一定可以幫新人做調整,幫忙新人完成想要的感覺…等。可能會有人覺得「為什麼我花錢請廠商還要這麼累」,大家還記得最一開始設定的目標嗎?可能現在會有點委曲,但為了完成目標先稍微忍耐一下沒關係

▫️ 明確表達需求

有的時候雙方溝通問題的產生是因為表達不清楚,為了確保廠商了解需求,新人需要再次明確表達,如果可以的話透過email、訊息等容易查找記錄的方式會更保險,萬一真的後續有糾紛也比較容易釐清責任

▫️ 尋找替代方案/考慮更換廠商

一邊與廠商溝通的同時,建議大家也可以好好觀察廠商的反應,如果感覺情況不妙就趕快開始找替代方案,有可能是新的廠商或其他方式來達到你們的需求,一邊尋找其他替代方案也可以幫助新人恢復平靜,才不會真的到需要更換廠商時手忙腳亂。同時也需要再重新檢視合約,確認可能產生的訂金損失或違約金,才能全方面納入「是否要換廠商」的考量

回到目錄

與婚禮廠商有糾紛怎麼辦?

真的非常希望每對新人都不會用到接下來的建議。新人與婚禮廠商的糾紛通常有幾種狀況:

  1. 新人衝動簽約後反悔
  2. 新人因故改期或取消婚禮,新的日期廠商無法配合
  3. 廠商無法完成合約服務,例如:因為設備毀損而無法交件、因為各種原因而需要取消合約或由團隊其他人代打
  4. 廠商提供的服務不如新人預期

其中第1、2項比較容易解決,新人需要了解法律規定(例如:婚紗攝影合約的合約審閱期至少三天),再依照法律規定或合約來處理。第3項通常會在合約中規定,再次強調大家一定要仔細看過合約再簽約 (簽約注意事項請點這裡)。

最後一項是最難處理的,因為雙方的認知不同,新人不容易提出合理且客觀的賠償要求,有時候新人提出的要求對廠商也不一定公平,變成有點各說各話,很容易引發新人很不高興甚至上網發負評,廠商商譽損失卻有時候也有苦難言的狀況,要避免這個問題,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在篩選廠商的過程中要仔細小心 (挑選婚禮廠商的注意事項請點這裡)

不論是以上哪一種情況,都建議新人與雙方能夠盡量好好溝通,新人可以做的事情可能有:

▫️ 新人兩位冷靜的討論

這時候雖然可能會有很多負面情緒,但要盡量讓自己冷靜下來。新人要先達成共識:

  • 不滿意的地方在哪裡?盡量具體描敘或附上照片、截圖等補充說明
  • 希望廠商提供什麼賠償?希望廠商道歉、透過其他方式補強服務(例如:接下來的家庭寫真給予折扣)、或直接賠償某個金額?建議新人要盡量客觀的討論不同的情境和最低可接受的狀況
  • 誰擔任主要溝通者?新人其中一位、婚禮顧問或其他親友?

 

▫️ 明確向廠商表達訴求

新人有共識之後,請明確的向廠商表達訴求,這邊一定要盡量避免情緒化用詞以免模糊焦點。如果是請親友來幫忙溝通,一定要跟親友交待清楚,才不會造成雙方誤會更大 (我曾經遇過新人的親友保證能妥善處理,結果一打電話給廠商就破口大罵,對事情完全沒幫助)。這裡除了表達不滿,同時也要讓廠商知道新人希望廠商怎麼補償

▫️ 不要輕易威脅廠商

絕大部份的婚禮廠商都很害怕新人上網寫負評,但我會建議新人不要輕易的拿這個來威脅廠商,主要是因為廠商受到威脅後可能喪失理性溝通的耐心,對雙方都不好。聽過不少例子都是廠商有完成服務,但因為認知上不同所以新人不滿意希望賠償、不賠償就威脅廠商要負評。最後廠商自認沒有做錯事不願再溝通,新人上網寫了負評但也沒有任何賠償,變成兩敗俱傷。當然這裡指的是一般正常的廠商,如果是服務差的廠商當然支持新人分享。

▫️ 法律途徑

最後一步就是走法律途徑了。針對服務差、態度惡劣的廠商,我很支持新人用法律來爭取自己的權利。會建議一開始先諮詢消保官和免費法律服務 (蠻多地方政府機關(例如區公所)或民意代表服務處有提供),了解自己可能獲得的賠償及後續如何處理

在開始一切法律行動之前,建議新人先討論清楚接下來要付出的代價(時間、金錢、心力)是否值得去爭取可能產生的結果(金錢、道歉或爭一口氣)?仔細衡量後覺得可以接受再開始處理。這樣可以大幅降低新人在訴訟過程的不確定感,也能更堅定意志的爭取自己的權利哦!

回到目錄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